首页
搜索 搜索

当前通讯!关于我们为什么“那么宝贝大熊猫”这件事

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    2023-04-28 14:24:02

经过近16个小时的飞行,运送旅美大熊猫“丫丫”的货运专机于北京时间4月27日下午在上海浦东机场降落。

旅美大熊猫“丫丫”的回国之路牵动无数人的心。

被网友给丫丫的祝福感动住了!


(资料图片)

丫丫、乐乐、花花、香香、福宝……这些可可爱爱圆圆滚滚的大熊猫,受欢迎程度就连顶级流量明星也难以企及。自然界没有哪一个物种,像大熊猫一样,与人类社会有如此紧密的联系。

只是有时候,这种频繁曝光,反而造成一种遮蔽,令大众对它“熟视无睹”——我们对大熊猫看似熟悉、喜爱,但是,我们对它们真的了解吗?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大熊猫,为什么被奉为“国宝”?

它曾经为人类付出了什么,我们又为它做了些什么?

它被赋予太多与人类历史、政治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相关的象征意味,这背后,又代表了怎样一段历史?

始 于 颜 值

世界著名野生动物研究学家,美国的乔治·夏勒(George Schaller)博士对熊猫有这样一段形容:

圆圆的扁脸,描黑圈的大眼睛,圆滚滚逗人想抱的体形,赋予大熊猫一种天真、孩子气的特点,赢得所有人的怜爱,想要抱它,保护它,而且它又很罕见。

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大熊猫之所以被人们喜爱的最直接的原因——

1869年,晚清同治八年,法国传教士戴维千里迢迢来到四川,他要前往四川西北部的穆坪地区,到邓池沟天主教堂担任第四任神父。穆坪,地处今天四川省雅安市北端的宝兴县。戴维的身份不仅是传教士,还是动植物学家。他选择穆坪作为目的地,为的便是探访当地的高山密林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动物和植物;尤其是,邓池沟教堂的前任主教曾告诉他:“川西有神物,毛色黑白世所罕见。”冥冥之中,他就是为了熊猫而来。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1869年4月1日,一只“黑白熊”被装在竹笼里,抬进教堂。戴维如获至宝,细心观察,详细记载这只“神物”的体貌特征、饮食习惯等,打算将它运回法国。但是,无拘无束、邀游山林的动物如何能适应笼中生活,再加上饲养不当,不久便悄然离世。戴维只好将遗体制作成标本,并将自己对于这一新物种的判断写进信里,一并寄往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。

博物馆馆长亨利·米勒·爱德华兹收到标本后震惊了,他激动地说:“在欧洲的标本收藏里,我从未见过这一物种,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动物品种,很有可能还是科学上的新种!”

大熊猫的现身惊世骇俗,消息迅速传遍欧美国家,西方世界为之惊叹。巴黎人流如潮,一睹大熊猫标本成为人们追求的时髦,成为上流社会聚会的重要话题。由戴维发现并亲手制作的全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,至今仍完好地珍藏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。

洛洛 摄

由此可见,熊猫在人类世界闯下声名,最初,确是因为它世间仅有的黑白二色漂亮毛皮和圆润可爱的身形。而它不同于其他猛兽的“温顺”性格,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近和获得。自此,熊猫正式进入人类视野,也引发了之后一百多年间,整个西方乃至世界的狂热追逐。

陷 于 稀 有

大熊猫,进化时光久远,一路走到今天实在不容易。同时代甚至晚许多年的远古动物,大多被残酷的自然法则淘汰出局,灰飞烟灭。大难不死、幸存于世的不过数十种,称之为动物界的“活化石”,大熊猫为其一。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800万年,经历无数世代,熬过末次冰期,是名副其实的“远古遗产”。这800万年间,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出现,熊猫数量急剧减少。幸存者龟缩一隅,在青藏高原东缘和秦岭中段的高山深谷中,找到一方赖以生存的净土,过起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。大熊猫最早是肉食动物,后属杂食性动物,进化过程中转而以竹子为主食。虽说适者生存,但吃荤变吃素,确实是生物界不可思议的事情。这种特殊的进化,周期漫长且过程复杂,耗费的时光动辄以万年计。熊猫得以繁衍至今,只能说,是一个生命的奇迹。

如此特别又如此珍稀,大熊猫现世,自然轰动世界,引得八方云动;它们隐身茫茫林海,觅食竹林,嬉戏溪流浅滩的宁静日子,也终于被打破,在人类世界激起层层波澜。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自戴维在中国四川穆坪发现大熊猫后的六十年里,俄、英、德等各国探险队纷沓而至,为的便是亲手猎获这种珍贵动物,好带回去炫耀,却一一落空。

1928年,美国前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的两个儿子来到中国,组建探险队寻找大熊猫。罗斯福兄弟没能抓到活生生的大熊猫,却首开纪录,成为第一批射杀大熊猫的西方人。其后数年间,西方探险队蜂拥而至,只为捕捉活体大熊猫。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此后,当时中国四川与西康两省的熊猫栖息地枪声不断,各路探险队围追堵截,不断有大熊猫落网。1936年至1946年的短短十年间,以这样的方式从中国运出的活体熊猫有16只,外带70具标本。一组血淋淋的数字,触目惊心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一方面快刀斩乱麻,禁止外国人入境盗猎;另一方面,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立法保护野生动物,成为扭转大熊猫命运的关键。

忠 于 精 神

今天,“旅美”的丫丫牵动着中国人的心,引发世界关注。80年前,也有一只叫“明”的大熊猫,被英国人民牢牢记住,而它也是第一只出现在绘画作品中的大熊猫。

当年,只有1岁多的“明”,被英国探险队带到了伦敦动物园,动物园立刻门票紧俏,参观者排起长队。就连当时年仅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、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,也曾牵上妹妹玛格丽特公主,到动物园与“明”玩耍嬉戏。眼见英国民众排起长队看大熊猫,当时正侨居英国的华人书画家、散文家蒋彝,萌生了画熊猫、写熊猫的想法。他以“明”为蓝本,创作了100多幅以熊猫为题材的国画,还用英文写作了以熊猫为主角的童话故事,很受小朋友喜爱。1944年,蒋彝创作的插图童话《“明”的故事》(The Story of Ming)由圈内顶级的企鹅出版集团出版,一举成名。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“明”在伦敦平静的日子没过几个月,二战爆发了。一年之后,德军战机飞临伦敦上空,开始了持续200多天的轰炸。“明”与当地民众一起,经历了伦敦大轰炸全过程。飞机俯冲的啸叫声,周边巨大的爆炸声,“明”充耳不闻,每日里照旧溜达玩耍吃竹子。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,镇静自若的“明”,照片经常上报纸,给惊恐的人们带去抚慰,被英国人誉为“镇定、团结、无畏”的象征。遗憾的是,“明”没能熬到二战胜利。1944年圣诞节后,“明”突然离世,英国《泰晤士报》发表讣告,称它是“精美的有无限生命力的熊猫,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,尤其是在恐怖的战争面前。即便战火纷飞,它的离去依然值得我们铭记”。

选自《熊猫中国:中国大熊猫纪实》

中国熊猫 熊猫中国

20世纪80年代,中国启动保护研究大熊猫的“熊猫计划”。中外顶尖专家齐聚卧龙,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改变熊猫濒危的命运。此后的二十多年,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前赴后继,成功攻克大熊猫繁育难题,同时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计划,一只只大熊猫开始从镁光灯下重返自由天地,从有名有姓回归无名无姓。

2016年9月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宣布:大熊猫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,其受威胁等级从“濒危”降为“易危”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简·斯玛特(Jane Smart)说:“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。”2019年6月,乔治•夏勒再度来到中国考察。面对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现状,他不无感慨:“中国显然在加大投入力度,为熊猫创造无忧的未来。熊猫必须作为生态保护的恒久象征,自然进化的闪耀奇迹,继续繁衍生息。

关联阅读

首部中国大熊猫完整生存纪实

记录大熊猫与人类交往全过程

纪实、故事、科普:一本书了解大熊猫的一切

《熊猫中国》全景式呈现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的简明进化史、大熊猫与人类的交往史、世界“大熊猫热”的文化源流,以及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深度探索与艰辛历程。书中记录了中外大熊猫研究学者、饲养员以及普通老百姓,与大熊猫之间的种种交集,不同的经历和故事,诉说着大熊猫与人类的深厚因缘。

文 | 傅一岑

图 |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、中国新闻网

X 关闭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