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四周年,有哪些创新、升级和动员?_世界热议
X 关闭
7月1日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满4年,创新做法不断涌现,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全市市民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的好习惯。
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在全区率先完成垃圾分类“一网统管”智能识别社区场景应用,实时监测垃圾房周边“小包垃圾”违规投放的问题;虹口区灵新小区的垃圾房实现智能化改造,可以自动喷淋除臭、紫外线杀菌、满溢识别;徐汇区凌云路街道将“双碳”科普和可回收物回收服务有机融合,设置交互性体验展、碳普惠智能回收区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徐汇区凌云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。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
6月29日,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,今年1-5月,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7391吨/日,有害垃圾分出量1.76吨/日,湿垃圾分出量8843吨/日,干垃圾清运量16915吨/日,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%左右。截至2022年底,全市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%以上。
智能监控“盯住”小包垃圾
小包垃圾落地、非定时期间投放点垃圾满溢等问题,一直是垃圾分类的困扰。
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,上海正深化小包垃圾综合治理,引导各区、各街镇将“小包垃圾随手拍”社会监督举报平台二维码上墙公示,而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使用,在全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“一网统管”智能识别社区场景应用。
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垃圾分类“天山智眼”系统监控画面。
144路智能监控时刻“紧盯着”天山路街道的小包垃圾,其中18路固定摄像头和12路移动摄像头用于抓拍街面暴露垃圾,53个住宅小区做到了垃圾房智能监控探头全覆盖,用来捕捉垃圾房违规投放的小包垃圾。
天山路街道城运中心主任吴光宇介绍,当智能监控探头拍到洒落的小包垃圾,AI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生成工单,通过政务微信APP自动派单到相关责任人,并在工作群内提醒。责任人处置后,在手机上点击“已处置”,AI会再次自动识别是否合规并结案,实现了“主动发现、快速处置、落实整改”闭环智能管理体系,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监管从“人防”向“技防”模式转变。
“5分钟派单,10分钟接单到现场整改,15分钟自动核查案件结束。如果处置人员5分钟内不接单,会有线下催促,AI电话会打过去提醒他。”吴光宇说,以前实行网格化管理时,街面上的暴露垃圾,人为发现到处置需12-24小时,再由人工审核,现在智能系统极大提高了效率,平均结案时间缩短到1-2小时。
同时,街道在玉屏南路天山茶城、紫云路53号(近尚嘉中心)、美天玉屏菜场等易偷倒、乱倒垃圾的点位,部署监控设备设施,并接入24小时预警系统,第一时间将点位实时状态反映到“一网统管”的后台和联机的执法人员手机上,做到信息共享、联勤联动,让偷倒垃圾现象无处遁形。
去年6月的凌晨,辖区内有车辆偷倒垃圾,借助“一网统管”技术和监控影像,系统第一时间将偷倒者出现的时间点、方向等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、分析并汇报综合行政执法人员,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执法,事件从发生到处罚用时仅12个小时。
吴光宇表示,后续将不断增设适用于完善城市管理的“天山智眼”系统,在各大商圈商场的垃圾房增设监控探头,做到“居民区、街区、商务区”三区治理全覆盖。
升级垃圾房,优化投放
今年以来,上海积极推进功能不健全的投放点、垃圾房升级改造,配置洗手、除臭、遮雨、照明等便民设备,目前全市已有超过80%的集中投放点规范配置了洗手、除臭装置。
虹口区灵新小区智能垃圾房。
灵新小区智能垃圾房内部。
在虹口区灵新小区,一个智能垃圾房在今年4月亮相,踩下脚踏板即可打开投放口,一旁设有自动感应的水龙头供洗手,垃圾桶满溢后会亮灯提醒物业换桶,智能监控若识别到乱丢垃圾的行为会发出语音提醒,垃圾房还可以自动喷淋除臭、紫外线杀菌……
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楠介绍,灵新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,小区内共3000余户居民。小区原有7个生活垃圾房和1个小压站,存在布局较分散、配置不合理、容积量不足等情况,经常出现垃圾满溢现象。
为全面提升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面貌,街道党工委借助“美丽家园”综合改建项目对灵新小区生活垃圾房进行改造,拆除4个,剩余的3个改建为智能生活垃圾房。改建过程中,根据居民和物业的意见建议,垃圾房增加了夜晚照明、添加洗手装置、配置消毒除臭以及无接触投放脚踏等。
除了上午7-9时,下午6-8时,垃圾房还设置了误时投放时间11-13时。“灵新小区的老龄化程度比较高,40%是老年人,很多老人中午买菜做饭会产生垃圾,所以我们设置了中午的误时投放,帮助大家更好地养成垃圾分类习惯。”郭楠说。
社区之外,《上海市道路、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(2023版)》更新发布,提出在公交和轨交站点、特色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完善废物箱设置,目前全市废物箱总数为44671个,对比新版《导则》印发前(39959个),全市优化新增4712个。
2019年以来,上海完成2.1万余个居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、2.7万组道路废物箱投放口二次升级改造,在233个商圈、交通枢纽、公园绿地、旅游景点设置超过1000组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容器,实现沿街店铺上门收集全覆盖。此外,上海全面更新收运装备、改造转运设施,推进可回收物“点、站、场”体系建设,建成一批处于领先水平的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,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.6万吨/日。
发动更多志愿者
垃圾分类四周年,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。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,“低碳生活新时尚志愿服务队”的注册志愿者已达到2150多人,都是活跃于社区的居民。
“垃圾分类是撬动社区治理的一个支点,让更多的人加入社区治理,有事儿商量着办,每个人都在出谋划策。”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书记雷国兴说,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,从“要他分”到“我要分”,这一过程离不开对居民的充分动员。
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的薄弱环节都不一样。在嘉兴路街道,流动人口众多,“他们对小区不太了解,对垃圾分类的规则也不是很清楚,一旦有一袋垃圾落地,就可能有破窗效应,所以志愿者们商量了个办法叫“迎新活动”——只要他入住小区,就会收到一份电子手册,介绍小区的楼长、管家,哪里可以投放垃圾,家里东西坏了找谁维修,周边图书馆和医院在哪等等,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在电子手册上呈现。”雷国兴介绍。
小区还有一支志愿队伍,可以带领新住客实地走访,快速了解小区及周边,“我们主动跨前一步服务,他有家的感觉,他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度就会很好。”雷国兴称,这一过程也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志愿者队伍,他们来自不同行业,科技从业者可以贡献“智慧社区”,设计师可以加入社区微更新、设计垃圾房等,由此形成良性互动。
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,截至2023年5月底,上海共依托“上海志愿者网”发布“垃圾分类”志愿服务项目2.76万个,参与志愿者71.38万余人,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698万小时。